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典故则是我们的文明在语言里的凝缩。当你说出一个典故的时候,背后浮现的是我们壮阔的历史和丰饶的文化符号。从语言角度来说,古代人以典入诗,而现在,我们在语言文化中仍然使用着大量典故。 今年以来,中国教育的重心向语文倾斜,国家对语文教育的重视也向中国文化、中国历史延伸。以今年的高考题目为例,“管鲍之交”也出现在高考的作文题目中。高考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中小学的教育方向,家长们也会逐渐意识到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性。而且,中国典故有故事和历史的双重属性,内容自带一定的知识性和乐趣,对中小学生的文化启蒙有相当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