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16朝1362年史事囊括无遗,备受历代统治者及文人学士兵青睐,视之为必读之书。 书中描绘了战略至五代期间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秦、汉、晋、隋、唐等统一的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地刻画了帝王将相们的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 治平三年,司马光撰成一部战国至秦共八卷本的编年史,名为《通志》,进呈宋英宗,命其续修。1067年神宗即位,司马光进读《通志》,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于熙宁三年出知永兴军。次年退居洛阳,专心编撰《资治通鉴》,至元丰七年成书。共用了19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