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宝林:中国相声第六代演员,先学演京剧,后改说相声。1940年起,与郭启儒搭档,合演对口相声。侯宝林是极负盛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注重相声的理论研究,著有《相声溯源》、《相声艺术论集》等,被誉为相声界的一代宗师。 郭启儒:二十五岁拜刘德智为师学说相声,与侯宝林合作的二十来年间,专事捧哏。他与侯宝林一起加工表演了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相声.
马季是中国新相声的代表人物,近现代相声艺术承前继后的关键人物。他善于表演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相声作品,在相声艺术长于讽刺的传统之外,开启了以赞美新生活和新的英雄人物为主题的“歌颂型”对口相声的新生面
《马季相声精品集》行车途中,枯燥烦闷,选一部车载有声读物,知识、话题、信息、娱乐应有尽有,既能解放双手,休息双眼,又能边放松边充电,实现“行万里路,听万卷书”!
这对黄金搭档受到老舍先生的赞誉,被誉为“北京二赵”。
该项目获得“北京典籍与经典老唱片数字化出版项目专项资金”资助。 相声,一种民间说唱曲艺。相声艺术始于明清,盛于当代,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它以说、学、逗、唱为形式。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以北京话为主。主要道具有折扇、手绢、醒木。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张寿臣 (1899-1970),小名双儿,评书艺名张豫华(拜师张诚润),相声大师,相声艺术第五代掌门人,兼评书演员,父张诚甫,评书演员兼说相声。陶湘如,北京人,1901 年生于北京,回族。13岁时举家迁往天津,在天津拜相声艺人裕德隆为师,学演相声,
马季,他是新相声的代表人物,近现代相声艺术承前继后的关键人物,继承发展了侯派风格,为中国相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澄书馆当家说书人,自号梦盦,1974年生于北京,本职为高中美育教师,教授中国传统文化。因自幼受家学熏习,喜翰墨,好丹青,乐琴书,嗜梨园。香炉茗碗,为终日伴。说书为乐,无意求成。皈依三宝,作佛弟子。其评书茹古涵今,言必有据,考据原文信手拈来,文史典故干货满满,加之擅以佛理及佛教常识批解故事,由能活用时下热点和流行语,亦庄亦谐,令人一时忍俊不禁,一时醍醐灌顶,深受年轻人喜爱。吴荻先生耗时六年完成超长篇现场评书《西游证道》,成为当世唯一一个说完《西游记》全本故事的说书人。 演出经历 2014年 北京 当代MOMA 后山艺术中心 昆曲+评书「梦盦说梦」专场 2014年 北京 当代MOMA 澄书
姜昆,中国相声史上旗帜性的人物。1976年被调进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任相声演员,师从马季边学习边表演,不久以创作和表演《如此照相》而奠定了在相声舞台的地位。他的表演风格新颖,基于传统又超越传统,映射了一个时代的特征,被称为“社会心理相声”。
在热闹非凡的北纬路上,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相声班社——万春社。六个性格各异、热爱相声的师兄弟,在磨练技艺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变着对于相声的理解、对于名利的心态、对于演员与观众之间的关系的领悟。他们在万春社内上演着一幕幕可爱又有趣的故事,吵吵闹闹相互的陪伴着、成长着。
相声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呈现在你面前的(中国相声大全),正是第四代到第八代相声名家口耳传承、精心编演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保留的所有珍贵录音,凝聚了几代相声作者、演员、编辑的智慧和汗水,襄括广播兴盛时期相声艺术的精华,把相声艺术有声有色、原汁原叶的精品佳作尽收耳畔,是相声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声像出版、传播工程,公德无量!飞乐相声汇聚了中国相声界的多位当代相声大师优秀作品,是当今音像市场上品种最齐全的中国相声大全,包括有马三立、候宝林、刘宝瑞、罗荣寿、马季、常氏世家、马志明、
1956年,马季进入中国广播说唱团,师从侯宝林先生。1965年后,马季正式成为中国相声演员。80年代,马季把相声搬上以春晚为标志的晚会舞台,1983年被委任为第一届春晚总策划,1984年创作《宇宙牌香烟》进入春晚,1987年马季创作群口相声《五官争功》,1989年春晚表演相声《送别》。1991年创作相声《训徒》,1996年创作作品《老少乐》。2003年10月3日,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成立,马季出席并题匾。2006年9月,中国曲艺界的牡丹奖将终身成就奖颁给马季。
行车途中,枯燥烦闷,选一部车载有声读物,知识、话题、信息、娱乐应有尽有,既能解放双手,休息双眼,又能边放松边充电,实现“行万里路,听万卷书”!
传统长篇单口相声《八大棍》
不用身为万户侯,只为笑声满人间侯宝林是二十世纪中国相声界具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他在60年漫长的艺术生涯中把笑声送进了千家万户,也用毕生精力把相声这门中国的传统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侯宝林在当时的环境中却能出污泥而不染,坚持不“荤”、不贫、不打、不骂,以趣味隽永的文明相声求生存求发展。他靠着天生的悟性、不懈的学习和钻研,熟通了语法修辞,语言运用功力深厚,极富特色,被人们称为语言艺术大师。他的相声风格清新、洒脱、含蓄、优美,追求寓庄于谐、意高味浓的美学境界。本专辑精选宗师最具代表性的段子,幽默,诙谐中道尽人生百态……可谓经典中的经典!
再说三国 「司马懿传」 说书人:吴荻 开书! 「定场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脍炙人口的一首“大江东去”开场,吴荻先生开演澄书馆《再说三国》系列最后一场“司马懿传”。说书人从建安二十年曹操轻取汉中收降张鲁说起,引出司马懿在《三国演义》中首次出场——劝曹公入益州战刘备。说书人细说原由及“得陇望蜀”典故,并坦言六场人物中最厌司马懿。说书人演绎戏曲写意哭笑
杜小胡音乐相声三部曲之《卖车写歌》《大康平》《话说沈阳》,采用了东北地方特色元素,结合了新颖的唱法,讲述了生活中和现实中的事物,希望给你们带来快乐。
沈阳是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特大城市。因地处古沈水(今浑河)之北而得名(南面有浑河,山南水北为阳)。沈阳地区蕴育了辽河流域的早期文化。3万年前,沈阳地区已有人类活动。早在72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上古人类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从春秋战国时期燕国设立方城(侯城前身)起,沈阳的建城史已2600余年。沈阳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迁都于此,更名盛京。1636年,皇太极在此改国号为“清”,建立满清国。1644年清世祖福临,率满清军队攻入关内定都北京后,以盛京为陪都。清初皇宫所在地——沈阳故宫,是中国现今仅存最完整的两座皇宫建筑群之一。